北京布局20个未来产业
2023-09-30 21:59:17

近日 ,北京布局北京市发布《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》(简称《方案》) 。产业根据《方案》,北京布局本市锚定六大领域,产业布局20个未来产业,北京布局同时将实施八大行动,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 ,北京布局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产业未来产业策源高地 。

《方案》提出,北京布局到2030年,产业本市将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 ,北京布局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  、产业独角兽企业,北京布局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 、产业产业领军人才、北京布局产业经理人和卓越工程师;到2035年 ,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 ,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。

探索6G布局典型应用场景

未来产业是由原创新技术 、交叉融合技术推动 ,能够创造新需求和新场景,对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引领作用,当前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 ,具备在未来5到15年成长为千亿规模潜力的产业。

“北京发展未来产业优势明显 。”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 ,未来产业20强城市榜单中 ,中国紧跟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,北京上榜企业全国第一。《方案》立足北京科技产业资源优势 ,以前沿技术能力供给引领新场景 、创造新需求,系统构建全链条未来产业生态 。

医药健康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支撑北京产业发展的“双发动机” 。在此基础上 ,《方案》锁定的未来产业中有近半数都是来自信息和健康领域。面向未来信息通信和先进计算需求,本市将在海淀 、朝阳、石景山  、通州、经开区等区域,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、第六代移动通信(6G) 、元宇宙 、量子信息、光电子等细分产业。

其中,对于备受关注的6G ,本市将开展6G网络架构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,打造网络与应用融合试验平台,前瞻探索布局典型应用场景。元宇宙产业方面,将聚焦突破高性能算力芯片 、虚拟现实操作系统等前沿底层技术 ,推进元宇宙关键技术在智慧城市 、影视娱乐、数字创意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。

面向未来生命健康和医疗需求,本市将在海淀、石景山 、通州 、昌平 、大兴 、平谷、密云 、经开区等区域 ,重点发展基因技术、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 、脑科学与脑机接口 、合成生物等细分产业。其中,在市民关心的基因技术方面 ,将支持先进基因诊疗技术和药品在患病风险筛查、预防以及靶向治疗等领域开展临床试验和应用推广。

突破火箭垂直回收等关键技术

“制定这份方案  ,是为了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,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 ,推动北京教育 、科技、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,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。”相关负责人说,培育未来产业 ,需要围绕科技进步驱动下产生的新的未来社会图景精准发力 。

传统产业也将向“未来”转型。《方案》明确,在未来制造领域,将面向未来制造高端化  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和融合化需求,重点发展类人机器人 、智慧出行等细分产业 。其中 ,类人机器人产业重点支持机器人技术与多模态大模型融合发展 ,推动机器人从“仿人”向“类人”演进;改变市民出行方式的智慧出行产业 ,聚焦新能源飞行汽车载运工具及无人化驾驶技术 ,支持智能网联汽车 、通用航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等产业技术融合 。

未来能源领域围绕新型能源系统建设需求 ,将重点发展氢能、新型储能 、碳捕集封存利用等细分产业。未来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石墨烯材料、超导材料、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。未来空间领域重点发展商业航天、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。

其中,商业航天产业将加快开展捆绑式中大型商业火箭、3D打印火箭、大推力可重复使用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、商业载荷返回舱等研发生产  ,突破火箭垂直回收 、载人亚轨道旅行、空间碎片清理等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。

八大行动构建创新发展生态

当前很多未来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,但是潜力无限 。如何让这些产业在北京更好成长 ?相关负责人说,本市将系统构建技术产品化、产品产业化 、产业规模化的全链条未来产业培育生态 。

《方案》明确,将实施原创成果突破行动 、中试孵化加速行动 、产业梯度共进行动、创新伙伴协同行动 、应用场景建设行动 、科技金融赋能行动、创新人才聚集行动、国际交流合作行动八大行动 ,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。

这其中  ,“原创成果突破行动”备受期待 。本市将依托在京国家实验室 、国家科研机构 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、科技领军企业,牵头或参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 ,加快形成前沿性、交叉性 、颠覆性技术原创成果 ,实现更多“从0到1”的突破;另一方面 ,也将聚焦北京优势领域 ,构建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学高地 ,全力推进材料、零部件、高端芯片等研发攻坚 ,实现未来产业软硬件自主可控。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 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 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(作者:汽车车载音响)